漏谷穴
漏谷穴:健脾、渗湿、利水
漏谷为经穴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太阴络。属足太阴脾经。漏即漏下,谷指五谷,本穴善治泄泻痢疾,故名漏谷。
一、腧穴释义
漏即漏下,谷指五谷,本穴善治泄泻痢疾,故名漏谷。
漏,是渗泄和穴洞的意思。谷即山洼无水之地,又指肌肉之结合处,《内经》谓:“肉之大会为谷。”穴在三阴交上3寸处,胫腓二骨夹隙中。《医宗金鉴》谓:“在夹骨隙中”,故喻之为谷。又以胫骨有漏血孔,与本穴遥相关通,故名之为“漏谷”。本穴外表部位与足阳明络穴“丰隆”部位相对,或与足阳明经有所沟通,故名“太阴络”也。
二、取穴位置
小腿内侧,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,距内踝尖6寸,胫骨内侧缘后方。
三、穴位解剖
在胫骨后缘与比目鱼肌之间,深层有屈趾长肌;有大隐静脉,肢后动、静脉;有小腿内侧皮神经,深层内侧后方有胫神经。
四、功能主治
功能:健脾、渗湿、利水。
主治:
1.腹胀,肠鸣;
2.小便不利,遗精;
3.下肢痿痹。
五、穴位配伍
配足三里穴治腹胀肠鸣。
六、刺灸法
直刺1~1.5寸。
七、临床运用
1.消化系统疾病:急慢性肠胃炎,肠鸣音亢进,消化不良;
2.运动系统疾病:肩胛部疼痛,下肢麻痹;
3.其它:尿路感染,精神病。